020-76909453
banner
最新公告:NOTICE
  •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业务范围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范围

一点质疑改变不了雷锋事迹事实真相

发布时间:2025-10-20 08:56:02 点击量:

  先看第一个例子:汽车前轮挡泥板下有没有螺栓?有一幅雷锋保养汽车的照片,照片中,雷锋正趴在地上保养汽车,雷锋左手支撑身体,右手向前轮上方挡泥板里面伸进一把扳手。这张照片是季增当年在现场拍摄的,本来是一张很正常的纪实照片。然而,有网友解读说:“扳手是用来松紧螺栓的,但雷锋扳手指向的地方除了一块铁皮,什么都没有。”雷锋的老连长虞仁昌释疑说:老式卡车前轮挡泥板里面有一个连在底盘上的支撑杆,挡泥板下设有固定支撑杆的螺栓。

  再看第二个例子:雷锋为什么换衣服拍照?有两幅“雷锋叔叔给少先队员讲节约箱故事”的照片。其中,雷锋在一幅照片里身穿冬装,在另一幅里则身穿夏装,两幅照片场景基本相同。不久前,当年照片中的少先队干部陈雅娟撰文回答了这个问题:“1962年4月下旬,工程兵政治部的摄影干事张峻来到我们学校采访雷锋事迹,听了我们的讲述后,他感到雷锋的‘节约箱’对孩子们的教育影响很大,于是就拍下了这两张雷锋在汽车旁给我们讲‘节约箱’的照片。当时,由于天气已经转暖,许多同学都开始换单衣,但部队要到五一节后才换装,所以在张干事拍的第一张照片中,雷锋仍然穿着棉军装。后来,张干事考虑孩子们穿的是毛衣和单衣,而雷锋穿棉衣戴棉帽有些不协调,就又拍了一张雷锋叔叔穿单军装给我们讲‘节约箱’的照片”。

  也有人质疑雷锋收支不平衡。事实是,雷锋给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的捐款对方只收下100元,雷锋三个月后用剩下的100元支援辽阳灾区,而辽阳市委后来又随表扬信退回了这100元。所以,雷锋在1960年两次捐款的实际支出是100元而非“三百多元”,并不存在什么收支不平衡的问题。

  在此信随有关书籍公开披露后,有人否定雷锋捐款的真实性。这个问题的真相究竟如何呢?笔者在寻访中获得许多重要的旁证。先后分别发表了《雷锋捐款又添新证明》《梁金英:当年公社领导亲口介绍过雷锋捐款事迹》《蔡云:我陪雷锋作报告》等网文。例如,当年和平公社财务科的何国栋曾接待过前来捐款的雷锋,后听说公社领导留下了100元捐款,并表示应该表扬雷锋,只是钱没有交到财务。当年曾在公社机关工作一段的梁金英,也曾听公社领导介绍过雷锋捐款事迹,公社领导亲口说过留下了雷锋的100元捐款。当年曾任工程兵政治部宣传处干事的张峻,在回忆录中也记述了他到和平公社核实了解雷锋捐款的过程,所述情况和何、梁两人说的基本一致,公社确实留下了雷锋的100元捐款。另外,当年经过公社领导同意,雷锋所在团的摄影员季增还补拍了一张和平公社党委书记吴文治接受雷锋捐款的照片。这些情况,都证明当年雷锋捐款的事迹是真实的。

  至于和平公社的表扬信,笔者曾采访过雷锋生前所在团的组织股长赵玉瑞和宣传干事庞士元。据他们回忆,这封表扬信是在宣传股长吴广信去核实情况后,过了一段时间公社补写的。显然,即便按照信中说法,公社领导当时也应该向部队表扬雷锋,为什么半年之后才补写这封信呢?其背后的原因,是公社接受的100元捐款出现了下落不明的问题。对此,季增在2001年12月出版的《雷锋照片背后的故事》一书中有如下一段回忆:“1964年我复员后正在隆化县搞‘四清’,有两位望花区人民公社‘四清’工作队的来找我外调。因为雷锋捐献给人民公社的那100元钱备受关注,‘四清’中要查出它的用场。但公社的账上没记,这钱哪里去了?”梁金英等人在“四清“前已调离和平公社,但也都知道在“四清”中曾调查此事。

  众所周知,雷锋是在建国之初成长起来的红色英模,他的人生既代表了旧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也代表了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困难条件下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伟大历程。因此,要正确理解雷锋和雷锋精神,就要正确理解中国新旧社会的对比,正确理解新中国的历史,就要从雷锋生活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和习俗风气中来合理解读雷锋事迹。

  有人调侃说:“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但都写在日记上”。在雷锋生活的那个年代,有文化的上进青年人中流行写日记,这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那个年代的一种表现形式。雷锋在日记中一点一滴地记录自己成长的脚印,其中既有好人好事,也有缺点错误,以激励自己走好人生之路,这有什么不好呢?其实,雷锋日记不仅是他自己的一部成长记录,也是雷锋留给新中国历史长河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再如,有人质疑为雷锋事迹补拍照片。本来,在当时的条件下,只有通过补拍照片,才能把雷锋事迹充分地再现和宣传出去。因此,补拍照片是合理的,而不补拍照片反倒是不合理的。当年,工程兵党委曾对补拍照片约法三章:第一,补拍内容必须是雷锋曾经真实做过的事情;第二,能补的补拍,不能补拍的画幻灯;第三,补拍的照片要经得起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