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6909453
banner
最新公告:NOTICE
  •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年检审计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范围 > 年检审计

婚礼被直播还“欢迎起诉”?婚庆公司别把侵权不当回事

发布时间:2025-10-20 08:58:13 点击量:

  婚礼,本是属于新人的私密而神圣的仪式,如今却可能在不知情中变成一场公开的直播。据齐鲁晚报报道,近日,广东一对新人的婚礼在未经明确授权的情况下被婚庆公司全程直播,涉事公司却主张“新人签署合同,即等同于同意发布视频”,这句看似合理的辩解,真的能成为擅自公开他人私密时刻的“免责金牌”吗?

  分析双方的合同条款可以发现,婚庆公司的主张难以成立。合同中“单独获得甲方同意”的条款,排除了将签署合同本身视为授权的可能性。这一条款意味着授权必须是单独且事前的,婚庆公司无权用一个笼统的合同签字来替代特定的授权程序。其次,发布授权和商业使用授权有着本质区别。《民法典》清晰界定了肖像权的商业使用范围。将客户的婚礼视频用于多平台宣传,显然需要另外的商业授权。

  比侵权行为本身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处理事件时所展现的态度。面对客户下架视频并书面道歉的合理诉求,其选择性地履行前者,对后者则置之不理,甚至公然表示“欢迎起诉”。服务本应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但该公司先后出现的“曲解合同本意”“欢迎诉讼”的行为,已然体现不出对客户的尊重。如此处理纠纷,失去的不仅是这位客户,更是企业的信誉和口碑。

  当下,“拍完即发”成为许多婚庆机构的默认操作:从新人照片到婚礼视频,未经许可就出现在各大平台,美其名曰“案例分享”,实则将客户的私密时刻转化为了免费的营销资源。我们理解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真实案例作为宣传素材。然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充分尊重与明确授权的基础上。

  新人托付给婚庆公司的,不只是某一场仪式,更是人生中不可复制的情感瞬间。任何机构都不应理所当然地将这些珍贵时刻,当作免费的商业资源。当案例分享越过尊重隐私的底线,当营销需求凌驾于客户权益之上,所谓的行业惯例就变成了侵权的借口。

  其实类似此次事件中的“合同陷阱”与“单方解释权”情况,在服务业中并不罕见。不少企业习惯于利用消费者在缔约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与弱势地位,设置模糊条款,为日后可能发生的争议预留解释空间。这种看似灵活的商业模式,实则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根本伤害。

  合同本应是平等的约定,而非商家规避责任的工具。与其在问题爆发后以“欢迎诉讼”来应对,不如在服务前,就通过坦诚的沟通赢得信任。对企业而言,尊重消费者的权益,恪守法律的边界,才是真正坚实的“免责金牌”。我们都应该记得:有些时刻,不该被直播;有些信任,不容被辜负。